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6:46    次浏览
聪明的爸爸妈妈懂得以积极的态度、充足的准备来跟孩子起面对、经历和体验生活的“另一面”。很多例子也说明了:对问题关注得越早,准备越充分,孩子以后的问题就越少!最近几年地震频发,电视上经常出现真实的地震、海啸画面,这些很容易引起孩子莫名的恐慌和困惑。你可以有意识地、适当地让孩子接触一些这样的画面,但一定要陪孩子一起观看,而且根据画面作说明。你耍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,让孩子有疑问马上提出来,然后以平和的方式,跟孩子探讨面对危机时的态度以及如何应变。对所有与灾难有关的现象都非常敏感,比如下雨、刮风,甚至搭乘飞机或身处高楼都害怕。对黑夜、分离或独处过度害怕。特别黏父母,害怕陌生人。担心,焦虑。很多行为退化到年龄更小时的样子。甚至于身体常常不适,喜欢独处,沉默寡言,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,情绪无常,百无聊赖等。 如果你的孩子持续出现这样的状况(正常情况下,通常不会持续很久),你要更耐心地帮孩子疏导,多陪陪他,并减少看有关报道灾难的电视节目的时间量。家里养的宠物小狗朱朱生病死去了,孩子疑惑地问: “妈妈,狗狗到底怎么了?”坦然地告诉他: “它死了。”并接着问孩子:“你知道它是怎么死的吗?”孩子也许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,冷了,饿了或病了……这时,再向他解释: “可惜我们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原因。否则,如果是冷了,应该暖暖它;如果是饿了,应该喂它食物;如果是病了,应该给它吃药。这样,它就不会死了。”孩子看到街头的小偷偷东西,问妈妈: “他在干什么?”听到广播里一则《在歌厅包间抓获三陪女》的新闻后,可能又认真地问爸爸: “三陪女都陪什么?”电视里正播放菜市副市长因涉嫌受贿、贪污被停职检查。孩子又有了疑问: “这个副市长是干部吧?干部应该是好人,为什么还贪污呀?” 诸如此类的问题,孩子已经常常碰到了。有的会直接向你提问,有的则会在小朋友之间嘀咕讨论,内向的孩子还会自己胡思乱想。只需给予正确浅显的解释,可以迂回一点。比如孩子问: “他是干部,怎么还犯错误呢?”你就可以告诉他: “凡是有人的地方都会有先进和落后。干部绝大多数是好人(接着给孩子举出几个好干部典型);最后把话题引到孩子本身的教育上: “你在幼儿园应该热心为同学服务,做个好的小干部!”在家里,孩子的偶像就是父母,因此,在孩子面前应该尽量“做正确的事、说正确的话”,以自身的良好品德形象感染孩子。你对这些阴暗面,发不满意牢骚,甚至破口大骂,本身无可非议,但是应注意回避孩子,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现过激的言行。一个公认的崇高的人生,也会有它的阴暗的一面。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“人性的弱点”。在现实中,孩子往往还没有这么敏锐的观察力,但在文艺作品中,他们常常会碰到这个问题:白雪公主的后母,也就是新王后,一直要除去白雪公主,因为白雪公主长得比她漂亮;《皇帝的新装》中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却愚蠢地听信骗子,其他大臣也不讲真话;恩德的童话《光屁股的犀牛》中的那只犀牛非常专横、不可一世, 《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》中的那只苍蝇又不自量力得让人好笑。讲到这些的时候,除了跟孩子一起哈哈大笑之外,你还有没有加点别的? 将妒嫉、怯弱、自我、虚荣等等这些人性中的“背面”适当地暴露给孩子,并告诉他:如果不努力克服,人人都可能形成这些弱点;同时引导孩子以此为戒,在自己身上预防这些东西。替孩子把关,选择好的作品很重要。比如安徒生的童话对人性的弱点既有深切的同情,又持批评的态度;既没有夸大,也没有回避,给孩子看就很适合。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对孩子的教育上。平时注意培养孩子挑战人性弱点的意识,教孩子学会不断发现自己身上的弱点,学会自我批评和坦率认错,从而不断完善自我。这是保持孩子一辈子人格健全的基础。不同的孩子,个性弱点也不一样,有的孩子自卑感强,有的嫉妒心重,有的鲁莽急躁,有的不思进取……但不管是什么弱点,总有点相同,习B就是“屈服于惯性”。所以你在引导的时候要明白:向自我挑战,首先就要挣脱惯性,一步步地改变原有的行为方式,最终做到积小胜为大胜。